一年中,人体受气候影响最明显的是过渡季节。由于气温、气压、湿度、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,引起天气变化。
气象因素通过皮肤、粘膜、呼吸道、感觉器官等感受器作用于人体,通过植物神经系统、脑垂体、下丘脑等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反应。一般来讲,直接由天气引发的疾病很少。
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系的斯科特•特尔弗博士,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风湿关节痛这些病和天气并不是你想象的关系。
特尔弗博士通过“互联网+医疗”的手段,分析天气变化影响关节痛相关关键词搜索量,对比关节痛发作与天气之间的关系。
研究利用谷歌趋势作为工具、时间跨度长达5年、选择了50个城市,对比了温度、大气压、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等天气原因。
研究发现,膝关节和髋关节疼痛搜索量增加和温度升高(高达25-30°C)之间有显著关联。
温度越高,髋关节疼痛与膝关节疼痛键词的搜索量也随之升高,而关节炎的搜索量没有明显的变化。当温度升高到30°C以上时,膝盖和髋关节疼痛的搜索量都有小幅下降。
此外,研究还发现,髋关节和膝关节疼痛搜索量和降水量之间也有显著关系。疼痛的严重程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。
这可能和下雨期间运动量减少有关,温度升高时,人们开始积极参加户外活动,因此膝部和髋部受伤的风险也随之提升。
医学研究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和遗传有关系,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失调,从而错误攻击关节软骨和骨骼组织。而可能引发的天气因素只是诱因而不是病因。
而恶劣天气和风湿腰腿疼痛在我们观念中的根深蒂固,可能是和我们的情绪有关。阴雨天等恶劣的天气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,此时,疼痛感的阈值就会降低。人们在阴雨天对病发的时刻印象格外深刻。
在天气变化对患者情绪的影响调查中,天气变化对近46.15%的患者情绪造成影响,其中受阴天影响的数量最多,雨雪天气、寒冷及大风天气对情绪的影响也较大。
在低气压的阴雨天,人们感到压抑时,会使植物神经趋向紧张,释放肾上腺素,引起血压上升、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等变化。